由于采样者的操作手法不同、被采样者个人差异等原因,不同人对检测过程的感受可能不同,文中涉及主观感受的内容仅供参考。
作者并非医学/生物相关专业,如有问题欢迎指出。
应某位在国外即将被捅鼻子,担心自己被捅出血的同学的要求,来写这么一篇介绍核酸检测中个人感受的文章。

虽然本人不是搞医学/生物的,也一直没有在中高风险地区待过,但由于各种事务林林总总做了两回咽拭子、一回鼻拭子和两回抗体检测,多多少少还是能说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受的。
什么是核酸检测?
在目前国内对新冠肺炎(COVID-19)的诊疗方案中,对病毒的检测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两种方法。其中,血清学检查(即抗体检测)由于假阳性率较高等原因,一般不单独作为诊断依据[1]。
对于新冠肺炎而言,病原学检查指的是在采集到的样本中检测病毒核酸[1]。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而PCR扩增的是DNA片段,所以我们需要先将RNA逆转录为cDNA,在获得两条互补的cDNA片段后再进行扩增[2(p. 86)]。在扩增的过程中,高度特异性的荧光探针会随着反应进行而积累,从而使得检查者可以实时监测PCR过程,与标准曲线对照即可判断结果[3]。这种方法称为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RT-PCR法),其相比基因组测序周期更短,操作更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手段[3]。这也是驻外大使馆在审核核酸检测报告、发放带“HS”标识的健康码时认可的检测方法[4]。
为什么要捅鼻子/捅嗓子
在国内的诊疗方案中,可以用作核酸检测的呼吸道样本包括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等[1]。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直接在呼吸道中采集样本无疑是较为合适的一种选择。其中,对下呼吸道标本的检测最为准确[1],但下呼吸道取样操作复杂、风险高,因而作为一种大规模快速筛查的手段,鼻咽拭子便成为了最可行的选择[5]。

鼻咽拭子分为咽拭子和鼻拭子(亦称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两种。采集咽拭子时,让被采集者抬头张口发“啊”音,随后使用棉拭子在口腔中迅速擦拭咽侧壁与咽后壁数次;采集鼻拭子时,让被采集者抬头,将拭子以接近垂直于面部的方向插入鼻孔(不是向上!),旋转并停留一小段时间后取出[6]。


研究表明,由于病毒载量与采样操作的差异,鼻拭子采样的敏感性要高于咽拭子,且采样者暴露于病毒的风险较低,操作通常较为仔细[6],但对采样者要求更高,被采样者接受程度较低[5]。相比之下,咽拭子采样对被采样者更易接受,但过程中由于需摘下口罩张嘴,且容易产生刺激性干咳等症状,采样者的暴露风险更高[5]。
(插一句私货:这样看5月来我们学校做检测的机构真是勇士……当时除湖北外的中高风险/曾经中高风险地区同学第二轮提前返校、集中隔离并做核酸抗体检测,机构来采咽拭子的时候都不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的……虽然是户外而且大家都没事的概率也不低吧但也是……)
被采样的感受
作为两种方法都“有幸”体验过的人,我只能说,它们都能让人感到“哇我的鼻子/嗓子居然这么深”。但个人感觉,相对而言咽拭子的感受要略好于鼻拭子,尽管二者差异并不大。
咽拭子采样时,感受类似于“啊啊啊啊啊^&啊¥@啊&*%$^@#¥%……”(请自行脑补发音),如果遇到操作较快的采样者则不适感会更少。接受鼻拭子采样之前需要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一般人一开始真的不知道鼻子能直直地捅进去这么深……多看看上面的图会有助于帮助你做这个准备),棉签抽出来之后有一种流鼻血了的清爽(?)感觉(当然实际上并没有流)。但其实两者感受差距也不大——所以反正都得捅一下,捅哪儿是哪儿了(x
相比之下,采样者操作差异带来的感受差异更加明显——如果遇到一个熟练果断的采样者,不适感会轻许多。被采样者自身的不同也很重要,我们返校的时候排队进行咽拭子采样,有人“啊”声都不抖的,也有人坚持不住需要频频往回缩的。
有没有能够减轻不适的方法呢?我个人觉得那就是稍微忍一忍,尽量不要动。尽可能配合采样者尽快完成准确到位的采样,总归是要好一些的。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由于个体差异、采样者操作手法等原因,两种采样方法均可能产生一些上文提到的之外的不适,或者不适感相比上文描述更加明显、持续时间更长,也可能会由于反射而产生难以控制的动作。如果有难以忍受的不适,请及时向采样者或其他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毕竟他们的经验更加充足。
祝各位身体安康,愿疫情尽早结束。
感谢@悪魔のマシュマロ对本文写作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Z] (2020).
[2] PCR理论与技术[M]. 王廷华, DUBUS P 主编.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3] 梁圣楠, 刘漩, 梅金红. 基于实时荧光RT-PCR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研究[J]. 病毒学报. DO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378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关于中转第三国赴中国乘客核酸检测要求的通知[EB/OL](2020–08–07)[2020–08–29].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lszj/zytz/t1804952.htm.
[5] 贾丛康, 张绍刚. 不同的呼吸道取样方法在COVID-19核酸检测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16): 2634–2636. DOI: 10.19381/j.issn.1001-7585.2020.16.012.
[6] 刘焱斌, 刘涛, 崔跃, 等. 鼻拭子与咽拭子两种取样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的比较研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2): 141–143.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