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音研究协会是一个校内兴趣组织
我们不是在中国大陆或任何国家/地区注册的社会团体
考虑到本公众号的关注者并非全部都是高中同学
部分内容进行了一定调整和补充
感谢DPG_Antoine_3180对本文的支持
今天早晨(?)的朋友圈有这样一条消息:
2015.11
“这周数学自招yyp没来,三班和十二班的数学老师给带的课……”
2016.05.20晚
中国口音研究协会(CARA)挂牌成立,最初有7名成员。
2016.12.07
“今儿必须捋,今天ylx大爆发!!!”
2017.04 [1]
“我听我们班同学说,你俩说X老师前年教的高一,去年教的高一,今年还教的高一,X老师是不是只会教高一啊……”
2018.08.16
“没有窗户,就往这个瓮的底鹅(底儿)上打一个伊鹅(眼儿)……”
2018.10
这个群里充斥着祖国大江南北的花式口音,北方的,南方的,中文的,外文的……偶尔冒出一两条熟悉的老师的口音口误,瞬间如听到乡音般感到了SDSZ[2]的亲切……
2018.10.25
热烈庆祝中国口音研究协会成立888天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66周年[3]。
……
2019.02.14
中国口音研究协会成立1000天,此时大部分CARA的成员们正在尽情地享受寒假的快乐。
888天来,CARA用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也留下了许多的gěr,大家说对么?无论是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口音,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口误口头禅,让我们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一份独有的趣味,承认不?
那个ThinkPad标志,至今仍留在我的MacBook上;曾经的“骗钱网站”[4],如今是我们检索数据的一大利器;那句被玩了无数次梗的“前导后不导,加上前不导后导”,到了大学时代仍是乘法求导的第一反应;《五三》、《王后雄》指引着我们奔向理想的学府……这里同样承载了我们太多的高中回忆,也是我们新起点的开始。

当然还有副业音乐,从改编歌词起家,到后来开始有“民乐团”制作音乐。我们第一次听说,电吉他还能上民乐的舞台[5]……还有《魔芋天下》《芋香》[6]这些梗曲和《2008年版眼保健操配乐》《舞动青春》《采花》[7]这些翻奏曲,都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和遍及五湖四海的成员,相信CARA的前程(???)一定会更加美好。
总之,在这个美妙的日子里,祝CARA全体同仁
CARA 888天纪念日快乐!
[1] 依据原朋友圈下的评论修正。
[2] 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3] 编写本朋友圈的同学目前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天同时是北航66周年校庆。
[4] 指中国知网。因有老师在课上提到过,但注册时发现网站收费而得名。
[5] 来自某学校某次民乐演出,这也是“CARA民乐团”一梗的来源,其图标正是依此而设计。
[6] 歌词改编自《权御天下》《稻香》。
[7] 均发布在b站,分别为av19539934、av19539582和av19540152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